你覺得感情最重要的是甚麼?

長期於幫助流浪貓 流浪犬等的朋友 提出你的貢獻證明 老師也直接免費告訴你的問題當下能如何處理 謝謝你們 辛苦了
以下有些心得 真的是這幾年來諮詢切身之痛的心得 大家可以參考 以後不管是跟誰 一個禮拜記得來看一次好好提醒自己 工作 真的是最不重要的人生抉擇 大家可以留言詢問 討論 簡單的問題老師會回 或是其他朋友可以大家也可以互相詢問 互相幫助 別人需要的 可能你有解決辦法
老師還是不太喜歡伸手牌的 想要免費的 所以你做些善事 捐錢(對象會比較指定為流浪貓狗) 老師會盡量幫忙 也希望幫忙的朋友可以以對方是否為流浪貓狗做些貢獻 或是伸手牌而已來考量幫忙多少 畢竟天助自助者 不是天助免費者

關於事業,工作
你的另一半永遠比你的事業 工作重要
問問自己有了很多錢之後 你是要跟誰花
如果你因為工作 事業上的事情跟他吵了 代表你的工作量太多了 你要趕快減少 不要再拿感情來賭了
愛要及時 未來什麼的都是假的 把今天過好 然後每一天繼續都這樣好下去 就是好的未來 未來 從今天開始

關於相處

每一天 請最優先排出時間來(不是剩下的時間) 陪伴你的另一半 他需要 其實你更需要
他可能只是無法完整表達他的情緒 你一定要有耐心去讓他慢慢說
如果他不願意說 請不要逼他
如果他怕跟你說 那是因為你給他安全感不夠 而不是怪他不說
不要鬧彆扭就不告訴他你愛他 你有多想他
你的關心要說出來 即使他不領情(能讓愛情久一點 三八點又如何?)
不要用朋友教你的心計(心計帶來更多心計 愛與包容則帶來更多的愛與包容)

關於家人
要開始顧到他的家人 你不是只是跟他在談戀愛 他的家人你也應該要好好照顧好他們的心情...與擔心...疑慮
若是對方家長對你有任何誤會 成見 不要怕 不管幾次 都要試著去化解
我們原本都是自我的人 凡事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事物 直到有天你發現到這個世界不是你最重要 於是 你會看懂了很多原本看不懂的人事物

試著去理解對方感受 有些事情 他會同意只是因為他很愛你所以順著你 但你可能沒想過他可能因為很愛你所以勉強了自己 你應該也為他想想這一點
如果有不滿 不高興 不公平 你要做的是將你的心聲全部表達說出來 請相信對方! 他其實會願意聽的 他也很願意為你做平衡 心甘情願的
千萬不要有他應該懂我 真的要盡量說出來一些(到廟裡拜拜你是不是也要報上資訊 因為越詳盡對你所求的才越好對嗎?)
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以直接多問問對方: 請你告訴我 我該怎麼做
我們都以為自己想的都是為了對方好 殊不知對對方來說卻是最殘酷 最傷害的 所以還是溝通 溝通 在溝通一下
成功只不過是多努力一次 好的感情也是再多溝通了那麼一次
溝通不是有表達就好 不是說了就好 我認為有三個層次...讓對方聽懂 讓對方了解你的心意 讓對方心甘情願樂意接受(即使是老師大部分的時候連第一階段都沒做好)
我們都很愚蠢 暗示或是試探性的那些絕對都不是答案
看看自己與家人的關係 問問朋友 是不是自己變的偏執了
為他好的事情 要跟他好好商量 談談 真的不要自己主觀決定認為這樣是對他好
人生很漫長 你得一直 不斷的 去理解他 一起經營感情 一起成長 一起解決問題(請多給這樣的人多些機會吧...)
追到手以後 就算結了婚 你也要一直去經營彼此的感情
對方如果有你受不了的地方 請冷靜下來後 去判斷是不是故意的 好好去說 慢慢談 我們自己一定也有很多改不太掉的癖好
兩個人在一起並不容易 請要當作永遠追求她 永遠攜手度過 學習爭吵 學習走過

關於吵架 争吵
我們都會做錯事 做錯事就去道歉 是你的自尊重要 還是他重要?
不可含怒到日落 在氣 隔天起床當作沒事吧! 去抱抱他 給他一個開心的微笑 抱著他就好
如果你們同一件事吵了三次 請務必從自己可以解決的角度來解決這件事情(問問你自己到底愛不愛她 愛! 就改變自己就好 不要再去要求對方了... 我想對方真的不是故意的)
別吵了 如果明天他死了 你今生再也見不到他了 那些事情還重要嗎
他贏才是你贏 你贏你就輸了
邏輯永遠是對的 但愛情卻是講心情 情緒的
我知道你生氣也是因為你在乎他 但他生氣時 你忍心她傷了身子嗎?
永遠不要用你的思維 邏輯 來解讀他
他都不是故意的 你為他好 所以他也都是為你好 請用正向的方向去解讀
別氣了 別講道理
未完待續
全文點此

『感情挽回!挽回婚姻!』提升你的挽回感情智商~為什麼小巨人精神不死 --張明源捐遺體供學生實驗

在生命洪流裡,死亡可以是一種形式的落幕,但也可以昇華為一種愛與善生命循環的序幕。

因為癌症,張明源的人生才短短十六年,臨終之際,他自願大捨捐出遺體,作為基礎醫學的佈施,他是慈濟醫學院大體捐贈者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應該是國內解剖醫學界年紀最小的「大體老師」。

國二時發現罹癌,化療使他口腔潰爛年紀輕輕,就懂得「觀身無我」,張明源被形容為超越生死的小巨人,難得的是,他這位生命勇者的背後,也有一位生命勇者,她就是陪著張明源奮戰病魔,共同面對死亡的張媽媽。

張明源是張家的長子,從小沈默乖巧,國二時,莫名罹患癌症,對平靜的張家而言猶如青天霹靂。癌細胞迅速在張明源身上肆虐蔓延,從台中榮總輾轉到台北台大求診,一次又一次的化療,張明源的口腔早已潰爛,脖子也變黑,看到兒子為活命如此辛苦掙扎,張媽媽連在睡夢中也淚水不斷。

張媽媽坦白表示,想到張明源才十四歲,人生尚未開展,就要被病魔吞噬, 她一度心生怨懟,不懂老天爺為什麼如此不公平,尤其兒童罹患癌症的機率僅萬分之一!

在痛苦絕望中,身為虔誠佛教徒的她,只好全心寄情宗教,用因緣觀、輪迴觀來正視兒子的疾病,漸漸地,她把怨恨轉化為面對現實的力量。

他流淚說:「媽媽,我可不可以不要死?」

八十四年三月,奇蹟似的,癌細胞突然在張明源的身上消失,張媽媽喜出望外。張明源暫回國中就讀,十月下旬,有一天張媽媽中午送便當,發現張明源的牙齦出血,她內心一震,心中閃過不祥,掛急診檢查的結果,張明源血液中白血球內的癌細胞竟然高達十幾萬,他不僅舊病復發,還轉為血癌。

十月到二月,是張明源生命的最後四個月,他過得異常痛苦,更強的化學治療,讓他每天發燒、血便、並吐血,一向逆來順受的他嚇壞了,開始嚷嚷要回家,並好奇追問:「我怎麼變成這樣?」

至此,張媽媽才告訴張明源「真相」,以為自己只是「長瘤」的他,聽到自己罹患的原來是無藥可救的癌症後,張明源黯然掉淚了,「媽媽,我可不可以不要死」。

為了與兒子共同面對死亡,張媽媽更加虔誠禮佛了,她灌輸張明源佛法的三世因果,替他安頓身心,不畏懼死亡,甚至為了幫助他了脫生死,不再生生世世遭受輪迴之苦,她主動向兒子提起大體捐贈之事。

輾轉難眠的夜晚,他答應了大體捐贈。那一次,她端正心情問兒子,「如果病不好,願不願成就一件大功德?」首度聽到大體捐贈,張明源不置可否,只是靜靜聽著。但隨著病情嚴重,有一晚,他輾轉難眠,半夜爬起來,搖醒張媽媽說:「我願意」。

八十五年二月初,張明源眼球出血,生命已步入尾聲,掛急診前,張媽媽拿出大體捐贈書,請他過目,張明源只說:「希望將來癌症不是絕症」,然後簽下了字。與病魔纏鬥兩年,那是張明源最後一次送急診,十天後,張明源在媽媽懷裡斷了氣。

最後一眼看兒子,張媽媽知道他可以瞑目了。去年九月,張明源經過處理的遺體正式啟用,供四位醫學生充分使用。今年三月九日,張媽媽出席慈濟第二屆大體火化暨入龕追思儀式,當天,也正是張明源卸下教學重任,入殮的重要日子,學生們在典禮中宣讀感恩的心情:「半年前,進入大體解剖室時,認識了我們這一組的大體老師,他是十六歲的張明源,私下我們叫他張小弟,每次進入實驗室、呼訓,也跟他說再見。不論上課還是假日,白天還是晚上,張小弟都靜靜待在實驗室中,等待我們在他身上學習新知識,期許我們作一個良醫,每次看到張小弟貼在鐵箱外的相片跟生平,心中總是有那麼多省思、感動跟感激。」

默默聽著兒子的義行,最後一眼看張明源,臉上蒙上白布,身裹特別設計的白色壽衣,堅強如張媽媽,淚水再也忍不住翻滾而下,她知道兒子可以瞑目了,因為他的遺願終告圓滿達成。

張明源大捨人生,動人心弦,很多人不禁讚歎他們母子高貴情操,張媽媽卻說:「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真正了不起的是張明源自己,從他的生與死,我深刻體會到人生的無常,而他臨終捐出大體,成全人間大愛,更讓我學會知足、感恩、善解與包容,身為母親,我以我那勇敢的兒子為榮。」



《中國時報》1998.04.27撰文:張平宜